41】【42】【43】【44】【45】【46】【47】【48】【49】【50

•第四十一講道的尊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上等的賢人,因為根基深厚,見識超群,志量廣大,所以一聽到「道」,就志與道合,努力的去實踐。

中等根智的人,因為見識不足,對道的認識不清,所以雖然有緣聽到道,也有慕道之心,但是道心總是不能長久。

下等愚頑的人,因為見識淺薄,不知「道」為何物,而且本性迷昧,貪想慾樂,所以一聽到「道」就哈哈大笑。

哈哈!如果這些愚昧的下等人,不笑的話,還不知「道」的尊貴在於何處。

所以在古時候,有些先見之明的人,立下了一些含有哲理的言詞,如下:

【一】 明白大道的人,他的作為必是機智全無,意念清靜,這種人因為大智若愚,所以從外表看來,好像很愚昧的樣子。

【二】 行道的人,因為不作有為之事,不逞勞心勞力之能,事事讓人三分,不敢先進於人。

【三】 有道有德的人,因為心與道合,不作衿異之舉,不說衿奇之言,不分富貴貧賤,很平實感。

【四】 上等道德的人,心量廣大,涵受一切,如空谷一般。

【五】 心裡潔淨的人,像明月當空,像蓮花出於淤泥一樣,雖然它們純真貞潔,可是它們仍不計較得失是非,好像受辱的樣子。

【六】 有廣大德性的人,常常不自以為有德,所以仍然很謙虛。

【七】 建立廣大功德的人,它常常不向人誇耀他的功德,暗地裡去做,不想讓別人知道。

所以說,聖人的心量,是廣大無邊的。

世上要完成一件大器物,必須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,要成為一個偉人,也是一樣,必經時間與人格的考驗,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就。
•第四十一講道的尊貴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列印文章